废品收购站给纸壳注水 知情人称不注水赚不到钱
老百姓评价哪个行业有弄虚作假,都喜欢说这个行业“水分大”。沈阳市民马先生家住西塔方迪社区,他家楼下有个废品收购站,专收废纸壳。最近,马先生给沈阳晚报打来电话:“据我观察,这个收购站有水分,水分太大了!”咋回事呢?原来,老马每天都看收购站的人往废纸壳上浇水,“为了增重多卖钱,一车废纸壳能浇好几桶水,这也太缺德了”。纸壳注水,背后有哪些玄机?连日来,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。
一层纸壳,浇半桶热水
老马举报的废品收购站位于和平区延边街4-1号楼下,和大多数设在居民区的收购站一样,它的外表有些破败,门脸周围堆满了各种废品,找了半天,记者也没找到它的招牌。
从1月1日开始,记者每天都去收购站附近蹲守,直到1月3日,老马举报的内容出现了。这天上午,收购站的工人们把成摞的废纸壳装车,准备送往纸壳生产厂。现场,一股燃烧塑料的味道引起记者的注意,循着气味,记者在一棵大树下见到了一个火炉,炉膛上坐着一个25升左右的铁水桶,里面装满了水。
当日10时,一名妇女拎着一个空桶,从铁桶里取出半桶热水,转身举给车上一个中年男子,男子负责用一个水瓢往纸壳上泼水,他抛洒得很均匀,半桶水泼完,装卸工等了一会儿,继续往车上装。此后,车上每装上一层纸壳,收购站的人都要往上面洒半桶热水,火炉不间断烧水,水烧热了就浇进纸壳里。
被记者追问,谎称“洗衣服”
11时许,由于火不旺,火炉烧水效率下降,收购站老板很着急,就地取材寻找各种燃料补充火炉,旧报纸、废塑料、三合板……刺鼻的浓烟从烟囱里滚滚冒出,飘向旁边的幼儿园和老年活动室。
一名在老年活动室打牌的大爷告诉记者,这个火炉入冬后就开始工作,“那味儿太呛嗓子,我们都不敢开门透气,他们天天烧热水,一天能烧好几桶,也不知道要干什么。”
以帮忙生炉子为由,记者与烧水的妇女进行了交谈,她告诉记者,收购站是几个河南人一起承包的,一天能收千余斤废纸壳废报纸,生意还不错。
但当记者询问烧水原因时,该妇女却面露尴尬,“也不干啥,烧热水是为了洗衣服。”。半小时后,记者亲眼看到,“洗衣服”的热水又浇进了纸壳里。
13时许,运废品的微型卡车开走。低温下,纸壳和水已经浑然一体。
业内人士:不注水赚不到钱
昨日,针对纸壳注水一事,记者采访了沈阳福利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工作人员侯迎。
侯迎从事废品回收已逾十年,他透露,纸壳注水就是为了增加重量多卖钱,像这种做法,在沈阳各家废品收购站已经是公认的潜规则。“通常情况,载重两吨的废品运输车,最多能注水500公斤,也就是说,卖给纸壳厂的废纸壳,五分之一都是水分。”
“注水了,一车能多收300多块钱。”侯迎解释。由于涉及到收益,注水很讲究技巧,“注水一定要均匀,结冰以后,纸壳上看不出冰碴。”侯迎说。
注了这么多水,收购纸壳的厂家难道看不出来?对这个问题,侯迎笑着解释,其实关于注水的事,纸壳厂的人都知道,因此,纸壳厂的收购价格压得非常低,此外每吨还要扣掉5%的“水钱”,称重时再故意少称一点,算在一起,也吃不了大亏。
侯迎记得,五年前,情况并不是这样,“那时候,都不注水,双方信誉很好,但后来一些人发现注水能多挣钱,就开始玩猫腻,结果你注我也注,现在,你说你没注水,都没人相信。”
记者手记
一个普普通通的废纸壳,里面的“水”如此之深,真让人叹为观止。其实,仔细分析就会发现,“注水”这个行业“潜规则”出现前后,没有真正的输家和赢家,改变的不是利益分配份额,改变的只是游戏规则。一个行业诚信和自律的缺失,最终抬高了一个行业的运作成本,无序使程序变得更复杂,这正是“潜规则”的弱点。
一层纸壳,浇半桶热水
老马举报的废品收购站位于和平区延边街4-1号楼下,和大多数设在居民区的收购站一样,它的外表有些破败,门脸周围堆满了各种废品,找了半天,记者也没找到它的招牌。
从1月1日开始,记者每天都去收购站附近蹲守,直到1月3日,老马举报的内容出现了。这天上午,收购站的工人们把成摞的废纸壳装车,准备送往纸壳生产厂。现场,一股燃烧塑料的味道引起记者的注意,循着气味,记者在一棵大树下见到了一个火炉,炉膛上坐着一个25升左右的铁水桶,里面装满了水。
当日10时,一名妇女拎着一个空桶,从铁桶里取出半桶热水,转身举给车上一个中年男子,男子负责用一个水瓢往纸壳上泼水,他抛洒得很均匀,半桶水泼完,装卸工等了一会儿,继续往车上装。此后,车上每装上一层纸壳,收购站的人都要往上面洒半桶热水,火炉不间断烧水,水烧热了就浇进纸壳里。
被记者追问,谎称“洗衣服”
11时许,由于火不旺,火炉烧水效率下降,收购站老板很着急,就地取材寻找各种燃料补充火炉,旧报纸、废塑料、三合板……刺鼻的浓烟从烟囱里滚滚冒出,飘向旁边的幼儿园和老年活动室。
一名在老年活动室打牌的大爷告诉记者,这个火炉入冬后就开始工作,“那味儿太呛嗓子,我们都不敢开门透气,他们天天烧热水,一天能烧好几桶,也不知道要干什么。”
以帮忙生炉子为由,记者与烧水的妇女进行了交谈,她告诉记者,收购站是几个河南人一起承包的,一天能收千余斤废纸壳废报纸,生意还不错。
但当记者询问烧水原因时,该妇女却面露尴尬,“也不干啥,烧热水是为了洗衣服。”。半小时后,记者亲眼看到,“洗衣服”的热水又浇进了纸壳里。
13时许,运废品的微型卡车开走。低温下,纸壳和水已经浑然一体。
业内人士:不注水赚不到钱
昨日,针对纸壳注水一事,记者采访了沈阳福利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工作人员侯迎。
侯迎从事废品回收已逾十年,他透露,纸壳注水就是为了增加重量多卖钱,像这种做法,在沈阳各家废品收购站已经是公认的潜规则。“通常情况,载重两吨的废品运输车,最多能注水500公斤,也就是说,卖给纸壳厂的废纸壳,五分之一都是水分。”
“注水了,一车能多收300多块钱。”侯迎解释。由于涉及到收益,注水很讲究技巧,“注水一定要均匀,结冰以后,纸壳上看不出冰碴。”侯迎说。
注了这么多水,收购纸壳的厂家难道看不出来?对这个问题,侯迎笑着解释,其实关于注水的事,纸壳厂的人都知道,因此,纸壳厂的收购价格压得非常低,此外每吨还要扣掉5%的“水钱”,称重时再故意少称一点,算在一起,也吃不了大亏。
侯迎记得,五年前,情况并不是这样,“那时候,都不注水,双方信誉很好,但后来一些人发现注水能多挣钱,就开始玩猫腻,结果你注我也注,现在,你说你没注水,都没人相信。”
记者手记
一个普普通通的废纸壳,里面的“水”如此之深,真让人叹为观止。其实,仔细分析就会发现,“注水”这个行业“潜规则”出现前后,没有真正的输家和赢家,改变的不是利益分配份额,改变的只是游戏规则。一个行业诚信和自律的缺失,最终抬高了一个行业的运作成本,无序使程序变得更复杂,这正是“潜规则”的弱点。